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述曰。第三结正。故
知八识自类为依深契教理。并无违故。

自下第三生下总结。

论。傍论已了应 辨正
论。

述曰。因此识依遂
广分别名傍论也。诸识所依总说颂曰。五
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 (第 0391c 页)
中有三。第
一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等。显前四缘依十五
处说为十因问起下文。第二正答。第三总
结傍论已了应 辨正
论。此即初也。显四缘
摄法尽义别更立。下答中有四。第一明依
十五处立其十因。二辨十因与二因相摄。
三 …… (第 0503c 页)
碍为因所
不碍。即是此无为之果也。无与.取义不同
小乘也。即随说因是。观待等亦然。

论。傍论已了应 辨正
论。

述曰。此有二解。一
唯明依十五处说四缘下是名傍论。馀已
上是正论。以明缘所生法文。应明能生缘 (第 0511b 页)
哉。陛下察琳忠于所事。则所谓临刑自免
若唯谗是信。则琳伏尸无地。琮奏其语。有
旨免刑流于益州(法师著 辨正
论八卷。为诸死于蜀百牢关。未几秦世英被诛矣)(第 0570b 页)
。今装塑
西方境。作山形。安可信也。时人于古圣贤注疏。恒求
其错。工匠人所作。反蹈常袭。故不敢作一语 辨正。

何欤。又云。蛇身亦得称帝。夫蛇身者。尚称为帝。而不
称为蛇。今人身者。反不称人。而称鸟耶。故前辨 (第 0021a 页)
卷正上

* 净土法门纲宗
* 无量寿经纲宗
* 往生正因定论 辨正
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
* 二教通喻
* 杂说(二十五则)
* 代众回向发愿疏
* 写经 …… (第 0713c 页)
。此其所以为易行道也。(龙树菩萨语)所以
为实教也。(李长者华严合论。误判为权教。袁宏道西方合论。巳 辨正
之)纯圆教
也。(莲池疏钞。判为分圆。藕益要解。巳 (第 0725a 页)
辨正
之)所以当来经灭独留也。(本经)
所以为适道教源。济俗要务也。(慧远法师语)所以为三
根普被。万善同 …… (第 0725a 页)
下之大。知必有通儒硕彦。
乘愿再来。能担当此评语者。余愿生生世世。舍
身供养。丁酉冬日附识。 辨正
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

无量寿经。弥陀释迦。前后两言。往生众生。唯除五逆 …… (第 0744b 页)
编。其崇佛者为第二编。唐以后迄
于 国朝(其人生存者不录)为第三编。其崇佛者为第四编。
四编中凡僧俗 辨正。
及讲学家彼此互诤者。随条附
入。如此则一时之风尚。两家得失之浅深。及其用心
之公私厚薄。均可于言语气 …… (第 0748c 页)
数编者。依时代先后。并入此编。若韩子之
询佛法。大颠叩齿三下。周子之问易理。东林劝倡道
学之类。随条 辨正
之。盖贤者学佛固多。而不肖者亦
不少。不必以此为贤者讳。亦不当以此为不肖宽。前
如张无尽之倾险。后如 …… (第 0749a 页)
。依教演说净土法门纲宗。
无量寿经纲宗。往生正因定论。五逆谤法不得往生
说。各一篇。及二教通喻一篇。 辨正
沿讹等杂说二十
五则。综为报恩论。二万馀言。清稿先具。馀意未尽。如
劝俗醒迷等歌。拟撤坛后续成。以显 (第 0751c 页)
。普不言
道留。乃是今时佛法。别教经言止住。而学
不当根。反大圣之慈悲。异如来之化导。既无
圣教。孰 辨正
邪。若引不轻不读诵经。即證像
法之中增上慢时不得读诵经者。何因不轻
菩萨。临欲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先所 (第 0048b 页)
涅槃经云佛去世后五百岁中魔道渐兴坏乱佛法
然火就燥水就湿邪魔 辨正
一生之中以淳净心坚
固谛信至诚礼诵悔过发愿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则
与弥陀气类交接智论云如风吹树势向西倾及 (第 0629b 页)
方之古人深为庆幸。奉师学道可不勉哉。应
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参方请益莫附邪宗。
要明罪福之因。由审 辨正
邪之利害。正则成
佛。邪则成魔。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翻成骨董。
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夫子择善者而从
(第 0307b 页)
以法属见呼良难当克。未审禅师得
法果嗣何人。若汾阳的派临济正宗。何幸加
焉。从上先祖各有密传宗旨。以 辨正
邪。为之
验人。关肘后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万象森
罗有情无情。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普天匝
地更无丝 (第 1086a 页)
无而破断。类夫净非水灰。假水灰而
洗净者。此但取其能洗耳。岂以水灰而为净
耶。故知中道不偏。假二边而 辨正。
断常非
是。寄无有以明非。若有若无言既非。非有非
无亦何是。信知妙达玄源者。非常情之所测
也。何者。 (第 0393b 页)
。」

【石壁云。水灰喻能破。净喻所显。意云所显假能破。
能破非所显。】

「故知中道不偏。假二边而 辨正。
断常非是。寄无有以
明非。若有若无言既非。非有非无亦何是信知妙达
元源者。非常情之所测也。」

【此 (第 0301b 页)
正明中道。虽假二边以显也。然离有无。中则假
二边以 辨正。
离断常。中则寄无有以明非。理既显
矣。中亦不存。故曰若有若无言既非。非有非无亦
何是。信知妙达元源。 (第 0301b 页)
莲子本
槵子。菩提子为最妙。今数珠多用金银宝物以为
分嵌庄饰。长自贪爱。易于盗失凡此皆讹误之不
可不 辨正
者也。至于其馀道具绝而不用。内无护
戒之心。外无护戒之仪。奈何僧规不沦替耶。愿我
释子。共扶正法挽回 (第 0481c 页)
取二阳奇数表法。非取圈内空白处也。然此五位
图颂惟始末二位无讹。中间三颂与图位舛错。诸本
互差。无人 辨正。
故今为出之于此。又见以君臣五位
如次配入此五位者。亦不可从。盖君臣虽具五位。开
合不同。学者当细心体 (第 0220c 页)
迥绝教
中之则。卓然格外之机。诚出常途。全超异路。永言宗
旨。此位最玄。其有借位明功。备功明位。从缘 辨正。

妙知归。乃至玄谈咸标位次。因披旨要。敢有序题矣。 (第 0196c 页)

语有粗细。答有浅深。所以洞山先师于非句中强以
言也。此为对缘设欺妙旨。欲使后进之辈除疑遣惑
识邪 辨正。
知宾主次第。达偏正之两端矣。 (第 0208b 页)
 师云。楚山头指天。

问。凡圣二途。如何进步 师云。
夜闻风撼竹。却忆珊瑚枝。

师上堂云。山僧今日且
与诸上座评论实事。教省力去。一切诸法。山河大地。
与山僧拈向拂子头上。子细看是什么道理。若看得
出。自得省力。更莫多途。作一个出尘高士。岂不是好
事。久立。珍重。

**** 灵澄上座

师参鉴师。一言相契。乃息游心。师在众。多
述偈颂示于后人。

***** 西来意

#+BEGIN_VERSE
「 汝问西来意
 看余 辨正

 入门赃物露 (第 0535a 页)
曰。未能令天下改
观为寺。此之一所终不可夺。遂依立寺。至今不毁。武
皇登遐。入京朝观。因与琳师。同修 辨正。
有安州皓师。
在蜀弘讲。人有嫉者。表奏云反。又述法会觇候消息。
遂被拘执。身虽在狱。言笑如常。为诸在 (第 0212b 页)

甚孤峰不白。山曰须知有异中异。曰如何是异中异。
山曰不堕诸山色。颂曰。言中彼此带幽玄。尽向言中 辨正
偏。孤负一条官驿路。茫茫沉在月明前。举僧问 (第 0694b 页)
断。升座酬唱毕复曰。去日应须
偿宿债。回时宿债本来空。山上鲤鱼打𨁝跳。一国之
师展笑容。帝师锡号明 辨正
宗广慧禅师。洪武癸丑
诏有道浮屠十人集大天界寺。师居首。以病不及。召
对赐。还穹窿。戊午九月索笔书偈 (第 0705a 页)

如何。金乌啄破琉璃壳。玉兔挨开碧海门。昔汾阳有
辨验学人十条。古林和尚拟十偈。师从古林和之。其 辨正
邪曰。上门上户数如麻。来者须教验正邪。石火
光中擒虎兕。电光影里辨龙蛇。恐颟顸曰。烦恼真如
休儱侗。 (第 0740c 页)